今(31)日,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排審《家庭暴力防治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進行第一輪詢答討論。對此,時代力量黨主席王婉諭發文表示,支持針對家暴加害者增設電子監控機制,呼籲朝野及行政機關應放下本位主義,積極建構公權力防線,避免悲劇再次發生。
王婉諭強調,在談到更多修法細節之前,社會必須正視今年七月兩起家暴殺人案背後的沉痛教訓。她說明,第一個是土城張女命案,受害者已取得保護令,但加害者仍不斷騷擾,甚至在開庭後尾隨追撞,持刀械奪去兩姊妹性命。第二個是夜店公關案,被害者在保護令核發數小時後,遭不甘分手的施暴者埋伏殺害。
王婉諭指出,這三個生命逝去的故事,突顯了同一個問題,就是保護令有他的極限所在。雖然保護令能有效嚇阻八成暴力再犯,但對於極端暴力者而言,保護令就只是一張紙。去年台灣總共有超過兩千件違反保護令的案例,這種社會無法接受也不能容忍的風險,必須透過公權力介入預防。
王婉諭呼籲立法院與行政機關,支持在《家庭暴力防治法》中,增設得採取電子監控的條文。她說明,這在國際上早有前例,包含法國、西班牙、英國等國家,都針對「家暴加害人」的電子監控進行立法,概念上可將其想像成性侵犯的電子腳鐐。當加害人違反保護令、出現在被害者附近時,將會即時預警,藉此降低攻擊風險,並讓司法、警政機關得以即時協助。
王婉諭強調,儘管她支持導入電子監控,這並非萬靈丹,後續的配套措施至關重要。她指出,如果背後沒有順暢的跨部會合作,讓被害者可以即時獲得協助,悲劇仍然有可能重演。再者,實務上該怎麼運作?怎麼避免預警機制反過來讓被害者的隱私受侵犯?這些都是修法過程中必須討論的細節。不過,有了電子監控的機制,不論司法、警政機關,也才能夠多一種選擇、多一個強制力。
最後,王婉諭呼籲,目前包含警政署、司法院、衛福部、法務部等皆曾表態支持,希望各機關能把支持轉化成行動,放下本位主義的推托,用跨部會的力量一起建構電子監控系統,為家暴受害者建立另一道後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