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力量

《國定假日法》再審 小黨與民團籲增設「性平教育日」「婚姻平權日」「體育日」等假日

針對近期內政委員會再度審查國定假日法草案,各黨委員均提出國定假日的版本,對此,時代力量黨主席王婉諭偕同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性別平等學生倡議連線、尊嚴勞動修法聯盟,以及台灣綠黨、小歐盟召開記者會,呼籲立法院增加國定假日,解決勞工過勞問題,並將「性別平等教育日」、「婚姻平權日」、「國民體育日」等彰顯進步價值的假日加入審議討論中,並與社會妥善溝通。

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秘書長簡至潔指出,設立國定假日應肩負傳承國家價值的功能,過往國定紀念日除了民俗節日之外,還會放入不同身份別(例如:兒童、青年、婦女等)、職業別(例如:勞動、教師、軍人等)以及國家重要歷史事件。她強調,台灣自2019 年 5 月 24 日成為亞洲首個通過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這一天具有高度歷史與象徵意義,建議將其訂為「婚姻平權日」,作為深化同志與多元性別議題關注的節點。

桃園市產業總工會理事、華航空服員許嘉倫表示,身為一名女性,她希望未來增加的國定假日,可以有更多元的價值,例如將 4 月 20 的性別平等教育日,或是 5 月24 日的性別平權紀念日。她覺得這對於促進性別平等,還有促進多元性別的認識,有非常大的幫助。她指出,女即使華航今年才允許空服員穿褲裝執勤,女性在職場上仍面臨性騷擾等風險,性別教育假期的設立至關重要。

性別平等學生倡議連線成員戴靜茹表示,以目前所討論的「七天假」來說,除了高度漢文化中心、也是威權時期的遺緒,更是獨裁者、男性事蹟的記述。她認為,不該將這些節日奉為解放過勞職場的圭臬,而更應該要討論在當代台灣,該如何納入多元價值與平等知能。她強調,台灣職場長期過勞與性別不平等交織,許多女性因照顧責任被迫離職或遭不公平對待,應將性別平權納入法定節日的討論,讓「請假」不再被視為勞工的個人問題,而是全社會對平等與勞權的重視。

尊嚴勞動修法聯盟代表葉瑾瑜表示,一個國家所重視的社會價值,透過國定假日放假,落實到人民日常生活中,是最能傳承紀念意義的方式。葉瑾瑜指出,增加國定假日的議題已經討論非常久了,如果現在執政團隊還要用「持續搜集意見」當作藉口,甚至有委員只是嘴上一直說,在乎台灣的民主自由,自己卻半個法案都沒有提出,顯然只是在拿民主自由的進步價值當作幌子,包裝自己只幫助資本家拖延這項政策的手段而已。

台灣綠黨發言人王彥涵認為,「三八婦女節」也應列為假日,因為該節日的起源便包含了縮短女性工時的訴求。台灣雖自詡性別平等,但事實上男女同工不同酬仍為常態,且若將「家務勞動時數、照顧時數」納入工時計算,那不論未婚已婚、有無小孩,女性平均工時都高於男性。

王彥涵並表示,台灣綠黨強烈建議原訂於三月第四個星期六的「關燈一小時」節能減碳行動,應該改為「關燈減碳日」,政府並列為國定放假日,以展現淨零碳排的決心。

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秘書長何語蓉表示,今天仍有無數孩子、青少年,甚至成年人,正在經歷性別認同的掙扎,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性別平等教育日」——讓這一天成為台灣共同的承諾,讓未來的孩子不必走我們曾經走過的孤獨道路。 

何語蓉強調,我們要的不是空洞的假日,而是更好的台灣,國定假日不只是休息,而是國家價值的體現,假日必須承載社會意義,而非僅是政治妥協的產物。

時代力量黨主席王婉諭表示,台灣勞工工時長年高居不下,根據統計,2023 年總工時已達 2020 小時,2024 年更上升至 2030 小時,位居全球第六、亞洲第二。勞工長期過勞,健康與生活品質日漸惡化,立法院內政委員會再度審查《國定假日法》草案之際,呼籲政府正視工時問題,透過立法增加國定假日,作為減緩過勞與推動社會多元價值的第一步。

王婉諭強調,時代力量從 2016 年開始,一直都繼續維持七天假,希望這次立法後,全國的勞工都能跟時力的勞工一樣,有更多國定假日可以放。同時,她也呼籲立法院,《國定假日法》不但是減少勞工過勞的重要第一步,更是台灣社會塑造共同價值與文化的難得機會,民間團體倡議的「性別平等教育日」、「婚姻平權日」、「國民體育日」等等,都是彰顯台灣進步價值、促進國民生活品質的重要假日,請立法院在審議的過程中,也要好好與社會溝通,讓更多民間的聲音進到討論的過程中。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