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爭議不斷的《壯世代促進法》,上個月底,時代力量黨主席王婉諭與世代共好協會共同提出的「廢止壯世代促進法」人民請願案,已於前天正式由立法院「程序委員會」送請「經濟委員會」審查。
時代力量黨主席王婉諭呼籲立法院儘速將《壯世代促進法》廢止案排入審查,並強調政府及立法院應正視世代正義問題的迫切性,以及青年所面臨的困境。
王婉諭表示,根據民意調查與政府數據,當前物價指數與20年前相比已出現巨大落差,薪資成長無法追上物價上漲速度,導致青年世代生活壓力加劇。此外,房價飆升讓年輕人買房難上加難,成家立業門檻過高,進一步加劇少子化問題。
王婉諭更指出除了經濟壓力,心理健康與職場困境也成為年輕世代的重大挑戰。近年精神科醫療支出持續上升,公部門職場霸凌案件頻傳,凸顯權力不對等問題,使青年勞工身心俱疲。時代力量強調,解決青年困境不能只喊口號,應提出具體有效的政策與法案,打造公平的生存環境。
台灣青年世代共好協會副理事長林思愷指出,立法院年初已通過專法保障「壯世代」,但作為台灣五分之一人口、面臨多重困境的「崩世代」青年,卻仍缺乏相應法制支持。他強調,青年政策涉及跨部會業務與中央、地方政府分工,現行政策零散,缺乏統合機制,導致政策執行效益受限。
林思愷進一步說明,《青年基本法》的核心在於青年身分法制化、成立青年專責單位、政府定期發布青年政策白皮書、召開青年國是會議,以及確立青年參與機制法制化。透過法制化,能建立長遠、穩定的青年政策框架,確保青年權益不因政府更迭而受影響。
他舉例,南韓、芬蘭早已制定《青年基本法》,並定期檢視與調整青年政策,台灣應儘速跟進。他強調,世代共好不是口號,行政院應加速提出院版草案,並在過程中廣納青年意見,確保法案真正符合青年需求。
另外,臺灣學生聯合會常務理事曾宣凱曾宣凱強調,臺灣目前的青年事務由教育部青年發展署(青發署)及地方青年局負責,但這些機構在人力、預算和權責方面均相當有限,無法有效推動跨部會協調的綜合性青年政策。更令人憂心的是,現有政策大多以短期計畫為主,缺乏長期規劃,導致青年的實際需求得不到根本解決。
尤其在就業、居住等問題上,曾宣凱指出政府雖有青年就業補助與租金補貼等政策,但這些措施往往受到預算與政府輪替等因素影響,無法從根本上解決青年面臨的高房價與低薪問題。
曾宣凱再次呼籲,政府應建立專門的委員會統整跨部會的青年政策,確保青年政策不再零散拼湊,而是系統性地進行規劃與發展。他強調,青年群體的發展權益不容再被忽視,臺灣的未來必須給予青年足夠的關注與支持。
《青年基本法》的立法推動已經在民間與青年團體間倡議多年,各黨派目前就青年基本法的提案版本已接近18個。而教育部也在昨日宣布,將於一個月內預告修法後送交行政院審查。
時代力量、世代共好協會及臺學聯等青年團體最後強調,青年政策需完整納入國家發展規劃,包括設立青年的專責機構、制定青年政策白皮書、召開青年國是會議等,讓世代發展朝向更公平、更正義的方向前進。
為落實世代正義,時代力量黨主席王婉諭也向朝野政黨呼籲,應儘速推動《青年基本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