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 4 月起,南西商圈店家陸續收到來自北市都發局的檢舉公文,使得商圈內許多店家因不滿八米巷道的土地使用管制規則,陸陸續續受到裁罰通知,甚至將面臨勒令停業的情形,對商圈無疑是重大打擊。
經店家自救會多次發聲及社會多方關注下,北市府於9日針對南西商圈提出新方案,承諾讓商圈內住宅區的店家依法辦理社區參與流程後進行納管評點,後續也將在具地方共識後納入都市通盤檢討作業。
首先,時代力量黨主席王婉諭指出,北市府提出的新方案雖可使多數店家參與納管評點但仍有所漏接,以北風社為例,2020年前設立的店家在申請營業登記時,因沒有實施預審制致無法完整確認是否符合土地管制,直到多年後經本次檢舉才知悉開業必須取得樓下住戶同意書,僅因位於商三特區無法納管又被要求立即取得樓下住戶同意書,該行政作業儼然對人民的權益保障有所不足。
時代力量黨主席王婉諭又表示該商圈早已是住商混合,且過去都市計畫已經留意到本處實為商圈,市府卻未積極對商圈發展所需加以研議,如今北市府雖提出倘具地方共識可回到都市計畫通盤檢討作業,但必須指出的是,在都市計畫通盤檢討作業上除較費時外且不確定因素過多,因此,呼籲市府亦可透過修訂細部計畫及特定法規來解決南西商圈案的困境,須更完善且整體面對台北市的商圈議題。
王小棣導演表示從身為影視產業工作者和台北市民的角度來看,我認為赤峰街有很多的發展空間。這些年來有許多年輕人在當地默默的耕耘、努力,每一間店都放進自己的理念與想法,才發展成現在商圈的模樣。這一次來赤峰街之後,我才了解台北市有二十幾個住宅區都有商業化現象,政府首長也要對城市與地方有願景,那麼對赤峰街的願景為何?由於我在這裡看見對影視文化內容產業發展的重要性,因此希望能加入並一起呼籲,讓年輕人對地方的努力能被看見。希望各階層政府首長對國家社會未來都能有清楚的願景,選票不是為了讓大家當選,選票是大家期望首長們能帶大家迎接下一個世代的挑戰,和更美好的生活。
淡江大學建築系教授黃瑞茂表示都市發展其中有關都市經濟,市府各局處也必須一起合作面對南西商圈的困境,像是從汀州路、師大夜市到赤峰街去找到城市特色,讓小街廓、巷弄,不要只有居住而有種種都市活動,目前市府的方案透過把規則把時間往後延,從第一次受罰等到未來的通盤檢討這段期間,商業處應該可以用比較積極的辦法來處理,就讓店家的焦慮和問題仍存在。
黃瑞茂表示再表示都市發展的推進的不是等居民才啟動,應該有很多方法,從都市設計角度來看,不是只有容積而已,從街廓形態的空間樣態,用法律來支持讓城市有更多元的使用,土地管理使用類別更細緻且與時俱進,讓都市中的經濟體成為市民很好的去處,城市才會變得可愛。
臺北市心中山巷弄好生活商圈發展協會理事長黃同弘表示,感謝市政府給109年以後店家一個解方,雖然未來還充滿不確定性,但我們會竭力配合商業處推動社區參與流程。也有一些夥伴如北風社尚無法納入列管記點制,我們呼籲市政府負起責任。另一方面,像是北風社與赤峰街的存在,我們也意識到心中山商圈作為文化地景的獨特性與重要性,所以我們希望能夠爭取細部計畫的聚焦檢討,而非是費時三至五年不等的通盤檢討。
北風社咖啡廳負責人魏立表示在南西商圈中對於老屋的保留、藝術的生產,及社會議題的重視,都是不可忽略的一部分。北風社自2019年以來致力於獨立文化的推廣,希望在以消費行為主導的商圈文化內,融入更多的人文氣息,但這次事件對北風社是重大的打擊,而市府後來表示因位於商三特應另外取得樓下住戶同意書,若無則將被迫搬離。
同為北風社咖啡廳負責人呂宥諭強調因2019年時的營業登記未進行強制預審查,開業前無法完整了解土地管制,卻在五年後因為檢舉事件才被告知須取得同意書,因此,強制預審查制度也承認了政策的不完整。
北風社再次表示身為南西商圈的一份子,希望也能夠被納入評點納管,也很願意一同建立更為多元且具文化價值的南西商圈。
最後,時代力量黨主席王婉諭強調南西商圈蘊含著多元的文化價值與重要在地歷史紋理,也是北市府在行銷城市的重點商圈,因此台北市政府應再全面檢視商圈店家處境,啟動都市計畫細部計畫與特定法規的修訂,繼續讓店家與在地民眾為南西商圈注入有機城市的活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