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柯文哲的政治獻金專戶與「木可公關行銷有限公司」之間的金流往來引發關注。根據公開資訊,這些往來已違反《政治獻金法》的多項規定。對此,時代力量提出四大疑點,呼籲柯文哲及木可公司公開相關合約與帳目,向社會大眾解釋清楚。
疑點一:授權金用途不明
柯文哲政治獻金專戶向木可公司支付了1,300萬台幣的授權金,這一金額卻被稱為「管理費用」,用於木可代為管理的成本費用,如理貨、寄貨、送貨、倉儲及客服等。時代力量指出,這一說法不僅違背會計作帳原則,更令人質疑這筆費用的實際用途。民眾黨的解釋似乎與常識和會計準則背道而馳,必須進一步說明。
疑點二:小物管理與費用問題
木可是否也負責管理「木可商店」獨賣的「KP聯名商品」?如果木可未能提供這些商品的管理費用,那麼柯文哲政治獻金專戶實際上是在為木可商店負擔成本,這可能違反《政治獻金法》第20條和第23條的規定。如果木可商店與競選活動有關,則柯文哲的競選活動還可能涉及營利行為,直接違反《政治獻金法》第23條的規定。
疑點三:販售所得流向問題
木可除了販售KP聯名商品外,還販售「阿北加油站」的小物。如果這些小物的販售所得沒有流回柯文哲的政治獻金專戶,而是留在木可公司的帳戶中,那木可公司就涉嫌違反《政治獻金法》第10條的規定,即政治獻金應存入專戶的規定。
疑點四:授權金的收取問題
柯文哲於2023年5月註冊了「KP」商標,並授權給木可公司。但柯文哲有沒有跟木可收取授權金,至今不得而知。如果柯文哲跟木可收 KP 的授權金,柯文哲政獻又跟木可買 KP 的授權,那就是一個「左手換右手」、「黨庫通帳戶」的恐怖故事了。
新政治應該以透明和合法為基礎,不應該以違法手段掩蓋。希望柯文哲和木可公司能夠公開相關合約與帳目,好好向監察院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