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有什麼用?從數據看台灣人民的死刑觀

2024-12-03 10:12

2024 年 9 月 20 日,針對 37 名死刑犯提出的死刑違憲聲請,憲法法庭裁定結果為「部分合憲」。根據判決,死刑並未違憲,但僅能適用於「最嚴重罪行」,且需符合「最嚴格程序保障」。

憲法法庭的判決,引起了主張廢除死刑與支持死刑兩派意見的強烈不滿。台灣社會對於死刑存廢的爭論,仍然停留在各說各話的局面。

促進社會的進一步對話,是時代力量的使命。因此,時代力量委託皮爾森民調公司執行「犯罪預防死刑存廢網路民意調查」(註1),有別於過去調查僅探討死刑存廢與替代方案,時代力量把「犯罪預防」與「社會安全網」帶入死刑存廢的討論,希望帶給社會更多的事實基礎與民意理解,而不是一個簡單的是非答案。

這篇文章帶您探討時代力量的民調結果,從數據說明台灣民眾對死刑的想法、臺灣人的安全感與司法觀、死刑存廢的立場分析與轉換、社會安全網的功用與認知,從犯罪預防的角度,一探台灣人民的死刑觀。

台灣民意怎麼理解死刑的社會功能?

根據歷來民調數據,台灣民眾約有八成反對廢除死刑。這樣的高支持率,反映了死刑在台灣社會中被賦予的特殊功能。它不僅是一種懲罰手段,更被視為解決社會問題的有效方案。當重大刑案發生,台灣社會對正義的需求,往往與恐懼交織,死刑似乎也成為化解社會焦慮的萬靈丹。然而,這樣的社會期待是否合理?死刑是否真的能達到預期效果?

台灣人認為死刑能嚇阻犯罪、殺人應該償命

時代力量調查指出,台灣民眾對死刑的支持度與過去多數民調結果一致,達到 79.5% (註2),其中有 51.4% 的人表示「完全支持」,而 28.1% 的人則選擇「支持」(如圖一)。從調查結果來看,台灣民眾支持死刑的理由主要集中在嚇阻犯罪和應報理論。

首先,認為死刑有助於嚇阻犯罪的人占 62.2%,這顯示出台灣民眾普遍相信,對於嚴重犯罪如殺人或其他重大刑事案件,死刑能夠發揮強烈的威懾作用。其次,有 40.5% 的人認為死刑符合「一命償一命」的公平正義,這反映出台灣人對於傳統應報理論的高度認同,尤其在涉及生命的案件中,應該以等值的生命作為償還。

此外,調查還指出,33.5% 的人認為死刑能安慰受害者家屬。對於許多因犯罪而失去摯愛的人來說,死刑的執行不僅僅是法律上的懲罰,還是一種心理上的慰藉,能夠讓受害者家屬感受到正義得到了伸張。同時,也有 30.4% 的受訪者出於經濟考量支持死刑,他們認為比起終身監禁,死刑更能降低國家的監禁成本,這一點,也反映出台灣社會對於公共資源分配的高度關注(如圖二)。

圖一、您是否支持死刑?

圖二、支持死刑的理由

總體而言,台灣民眾認為死刑能嚇阻犯罪,也認為殺人者應該償命,還能撫慰受害者家屬,所以支持死刑。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支持死刑的理由,在不同性別、年齡層、教育程度和社經地位的群體中表現大致相同。這表示,無論個人背景為何,台灣民眾對於死刑的看法與支持理由並沒有顯著的差異。

六成民眾認為死刑能嚇阻犯罪,是事實,還是來自台灣人的不安全感?

根據調查結果顯示,超過六成台灣民眾認為,死刑有助於嚇阻或降低重大犯罪。然而,事實真是如此嗎?根據法務部的統計資料,過去十多年來,台灣的殺人案件數量自 2014 年的 474 件穩步下降至 2023 年的 123 件,顯示整體治安狀況有明顯改善。但需要注意的是,近十年間死刑的執行數量並未同步增加。例如,在 2017、2019、2021 至 2023 年間,完全沒有執行死刑的案例(如圖三)。如果死刑真能嚇阻犯罪,為何在執行數量幾乎停滯的情況下,重大犯罪案件仍然顯著下降?

圖三、台灣2014年至2024年殺人事件發生件數、死刑執行人數

再者,不僅重大案件數顯著下降,台灣的暴力犯罪數量也在過去十年間大幅減少。根據警政署的統計,暴力犯罪案件總數從 2013 年的 2,525 件下降至 2,021 年的 598 件,降幅達 76%。其中,故意殺人案件從 2013 年的 469 件減少到 2021 年的 174 件;擄人勒贖案件從 8 件降至 1 件;強盜案件也從 465 件下降到 133 件(如圖四)。這些數據充分顯示,台灣治安穩定改善,重大犯罪的整體發生率持續下降。

圖四、台灣2013年至2022年暴力犯罪發生數

然而,民眾的主觀感受與客觀數據呈現強烈對比。即便治安明顯改善,台灣人仍然覺得台灣很不安全。

根據時代力量的民調結果,僅有 34.3% 的受訪者表示感到安全,其中「感覺很安全」的比例僅占 7.8%。與之相對,有 33.4% 的受訪者表示「感覺危險」,其中 10.8% 認為「感覺很危險」。也就是說,近半數台灣人對社會治安抱持負面看法,甚至認為犯罪率正在上升(如圖五)。這種不安全感,可能來自零星重大刑事案件引發的強烈關注,或是媒體對特定犯罪事件的集中報導,導致民眾感受與實際數據產生落差。

圖五、您對目前台灣的社會治安感受如何?

所以,台灣民眾認為死刑能嚇阻犯罪,可能源於主觀的不安全感,而非客觀數據的支持。治安的顯著改善,沒辦法同步提高民眾的安全感。這或許要從加強執法透明度、增進媒體報導平衡性以及提供更完整的犯罪數據公開著手,而非單純依賴死刑作為嚇阻手段。

台灣人民可以接受的死刑替代方案?

台灣民眾強烈支持死刑,但是當我們們進一步探討民眾對替代方案的看法時,卻得到截然不同的結論:台灣人對死刑的支持並非無法動搖。

時代力量民調指出,接近七成接受以「終身監禁且不得假釋」來取代死刑(如圖六)。但是,改以「無期徒刑且服刑滿25年以上,表現良好可假釋」來取代死刑,支持度則大幅下到16.8%(如圖七)。兩相比較顯示,「永久隔離」才能符合民眾對安全感的需求,只要替代方案可能讓犯罪者踏出監獄大門,民眾就很難接受。

圖六、以「終身監禁且不得假釋」來取代死刑接受度高達七成

圖七、以「無期徒刑且服刑滿25年以上,表現良好可假釋」來取代死刑的接受程度

人為什麼會犯罪?監獄教化跟社會安全網有用嗎?

調查的尾聲,我們也特別詢問民眾重大犯罪的成因。有近七成受訪者認為,家庭是重大犯罪的重要因素,同時也有近七成的人認為個人責任不可忽視,另有六成人認為成長環境也不可輕忽。這說明,民眾普遍理解犯罪的成因並非單一因素所致,而是多種因素交織的結果。

此外,台灣人民普遍持懷疑監獄教化的成效,僅有一成民眾相信監獄能發揮教化效果(如圖十)。然而,當民調進一步詢問受刑人出獄後再犯下重大刑案的主因時,近八成受訪者認為,出獄後再犯更多源自犯罪者的心理問題,而非歸咎於矯正教化的不彰。

最後,每次重大社會事件發生一定被提到的「社會安全網」,我們也好奇台灣民眾對它的理解與想法。

有五成民眾認為,社會安全網的主要功能是提供安全感和社會支持(如圖八)。也就是說,民眾期待完善的社會機制,能降低不確定性與社會風險。然而,當我們進一步問到社安網應該要投入什麼方面來預防犯罪時,六成以上的受訪者把心理健康服務和兒少保護,視為首要重點,顯示大眾認為這兩個領域應該投入更多資源(如圖九)。

圖八、對社會安全網的主要用途認知

圖九、社會安全網應該優先投入哪些方面來預防犯罪?

事實上,心理健康服務與兒少保護,是預防重大暴力犯罪的關鍵因素。心理健康問題往往在犯罪者的行為中扮演重要角色,兒少保護則攸關一個孩子能否在健全的家庭環境成長。然而現實上,心理健康服務與兒少保護都面臨資源不足的問題,距離民眾的期待還很遙遠。

圖十、僅有一成民眾相信監獄能真正達到教化的效果

從民調結果中,我們可以看見台灣社會在死刑議題上的矛盾心理。

一方面,台灣社會對犯罪的社會成因有所了解、重視公平原則,並且認為推動社會救助(如社會安全網)能夠從源頭預防犯罪。這反映出台灣人在面對社會問題時,能理解犯罪從何而來,也能理性提出解決方案。

但是另一方面,當重大犯罪事件發生時,社會輿論卻往往轉向情緒化的嚴懲要求,人們傾向於「以牙還牙」的應報心態,甚至出現「獵巫」或「抓戰犯」的現象,表現出對正義的迫切渴望。

然而,這種矛盾源自於台灣社會的不安全感。民眾期盼透過死刑或其他嚴刑峻法,來保障生命安全,但也對公平正義抱持深層期待。因此,我們希望透過這份調查,把死刑存廢的討論,定錨在犯罪預防、社會安全網等議題,讓社會的討論,能促成更多的社福資源投入。因為大多數台灣人都同意,這才是降低犯罪率、提升安全感的關鍵。

我們認為,一個不需要依賴死刑恫嚇,也能安居樂業的社會,是值得追求的。 希望我們委託執行的民意調查,能讓我們朝這個目標,再往前邁進一步。

Quote...

註1:此民調調查對象為全臺灣年滿 18 歲以上之網路人口,調查時間為 2024 年 6 月 26 日至 7 月 5 日,共計 10 天,採用網路主動發放調查方式進行。有效樣本數為 1,291 份,在 95% 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為 ±2.73%。調查方法透過資料管理平臺 (DMP),以性別、年齡與居住地比例分層隨機抽樣,並結合網路行為分析進行使用者輪廓標籤篩選,確保調查對象的唯一性。問卷設計採雙重認證方式,透過網路行為與資料庫標籤比對以提高性別、年齡與居住地的準確性,確保資料的正確性與可靠性。
註2:樣本代表性與加權:採用比率估計法,母群體參數依內政部公布 2024 年 4 月民眾年齡、性別、戶籍資料,結合皮爾森數據 DMP 修正網路人口特徵值,逐項重複進行連續性修正,以使樣本特徵與母群體結構達到一致。

回到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