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7)日,時代力量與歐噴公司、台南新芽協會,在台大校友會館共同召開「 8488 億錢進地方,全民一起看預算:地方預算看不到、查不到、來不及審!財政監督不能等!」記者會。會中揭露明(115)年度地方政府統籌分配稅款雖大幅增加 4027 億,但地方政府實際編列的預算卻遠不如預期,差額高達 2,200 億以上,部分預算未來恐將以追加減預算的方式倉促審議。此外,記者會也點名嘉義市、屏東縣、澎湖縣等三縣市至今仍未公布 115 年預算書,要求中央與地方應全面落實財政監督透明化。
時代力量黨主席王婉諭指出,去年底倉促通過的新版《財政收支劃分法》,使縣市統籌分配款暴增至 8,488 億元,創下地方財政史上新高。時代力量近月與公民團體合作研究地方預算,發現原本預期統籌分配款增加多少,地方預算就會同步增加,但實際並非如此。在有公開預算或提供資料的 21 縣市中,財政部公告新增的統籌分配款高達 3,494 億元,但各縣市總預算案僅增加 1,212 億元,兩者相差了 2,282 億元。
王婉諭批評,這是《財劃法》草率修法,未同步調整事權和補助款分配規則的惡果。中央削減原有的計畫型補助款並將部分改為一般性補助款,導致許多地方政府未將調整後的補助收入編入預算。未來各縣市勢必以追加預算方式處理,恐使議會監督失靈。
王婉諭指出,追加預算的審查往往比總預算更為匆促、草率,極有可能變成地方政府額外的「小金庫」,草率的修法已造成台灣地方預算審查史上最混亂的狀況。此外,分到最多錢的台北市,竟也未將新增的約 450 億統籌款編入預算,市長蔣萬安以中央未公布分配款為由推責,態度草率。王婉諭呼籲,各縣市政府應在年底前妥善說明未來追加預算的用途,讓民眾有充分時間監督;議會也必須確實把關,確保每一分納稅錢都花在刀口上。
歐噴公司創辦人王向榮指出,依《地方制度法》縣市政府應於 10 月 31 日前送預算案至議會,但截至今日,嘉義市、屏東縣、澎湖縣等三縣市,仍未在網站上公布 115 年總預算書,使公民在議員審查預算時完全被蒙在鼓裡,嚴重漠視公民知情權。王向榮表示,即便預算書有公開,也常面臨「有公開、沒透明」的困境。地方政府總預算動輒數千至上萬頁(如台南市 115 年預算書逾 1 萬頁),議員難以在短會期內有品質地審查。更甚者,彰化縣和連江縣竟以無法搜尋、複製文字的掃描圖片 PDF 檔公開預算書,形同增加審查難度,嚴重削弱議會監督能量。
王向榮提出三點呼籲:一、呼籲內政部應修正《地方制度法》,要求縣市政府將預算書送交議會的「同時」必須「公開上網」。二、呼籲各縣市政府向金門、連江、雲林縣看齊,統一集中發布單位預算,而非讓民眾至數十個局處網站拼湊。三、呼籲主計總處協助各縣市產製「機器可讀」的資料格式,主動提供可搜尋、可統計的數據,發揮預算資料在 AI 治理時代的更大價值。他強調,預算透明是民主課責的基石,唯有讓陽光照進地方財政,才能實踐有效監督。
台南新芽協會理事長洪敬舒指出,公民監督是地方政治負起政治責任的關鍵。然而,從時代力量公布的數據來看,財政部宣布的統籌分配稅款撥付總額與各縣市目前編列的總預算歲入相比,兩者數額存在巨大差異,這將造成地方財政監督的嚴重漏洞。洪敬舒表示,這筆流向不明的中央撥付收入,極可能無法在現行預算會期接受議會審查。他擔憂,若這筆巨額款項延至下一會期才透過追加案審議,不僅將壓縮審議時間,更可能導致地方政府因時程壓力而產生消化預算的弊端。
此外,洪敬舒認為地方議會資訊揭露的不足,是許多縣市難以開展民間監督力量的主要挑戰。雖然 2020 年《地方立法機關組織準則》已強化透明機制,要求大會會議全程直播,但實質上許多議事爭議與決議多在「委員會會議」中形成。洪敬舒強調,委員會會議影像可延遲十五日內才公開,完整的議事錄甚至可延遲至六個月,這種延遲公開的方式,嚴重阻礙了民團即時掌握審議過程與進行有效監督,建議各縣市議會應全面加速議事資訊的公開時程,讓陽光真正照進議事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