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督盟今(16)日上午於台大校友會館 3B 會議室舉辦「國會改革系列座談」,以《大罷免之後,國會僵局該如何化解?》為題,在立法院陷入「三黨不過半」僵局、民生法案推進受阻的背景下,邀請立委謝衣鳯、立委吳思瑤與時代力量黨主席王婉諭同台,聚焦如何在預算會期前重啟對話,避免再度重演政治惡鬥。
王婉諭指出,這次「31 比 0」的罷免結果,是人民對賴清德政府投下的一張「不信任票」,顯示人民對施政的不滿,以及對民進黨在國會壯大的拒絕。她強調,或許是基於「權力制衡」的堅持,他們不想讓民進黨再度完全執政。他們不滿意執政黨的施政表現,也不願意看到執政黨在國會的席次增加、完全執政。但是,這不代表認同藍白在野黨在國會的表現,任何政治人物如果將這次罷免的結果,解讀為「人民認同過去一年的國會亂象」,認為過去那些衝突與對抗都是「對的」,那絕對是嚴重的誤判。
王婉諭批評,國會僵局的核心問題在於三黨總召長期缺乏互信,將議場淪為個人角力場,導致立法院難以理性運作。三黨總召各懷私心,追求的是個人或政黨利益,而不是公共利益。這種黨團文化讓多數立委淪為幹部的橡皮圖章,人民也無法真正看見代表自己的委員發揮作用。
王婉諭呼籲,三黨主席必須承擔政治責任,親自出面召開真正的政黨協商,而不是僅在媒體隔空喊話。賴清德總統不僅是民進黨主席,更是國家元首,應展現政治高度;兩位在野黨領袖,也應展現誠意,才能解開國會對立的死結。
最後,王婉諭強調,國會改革必須回歸民主討論的建立,權力應還給每一位民選立委,而不是集中在少數黨團幹部手中;民生法案應尋求跨黨合作,而不是無止境的惡鬥。人民已經厭倦政治口水對抗,台灣需要的是能回應民意、願意對話的國會,時代力量願意成為橋樑,推動跨黨合作,讓台灣民主走出僵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