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引起爭議的立法院總預算審查,於昨(17)日下午啟動表決。第一案通過的,就是就是由藍白合作,通過民眾黨最後一刻提出的新「通案刪除」版,創下刪除高達940億元(約占中央政府總預算3%)的記錄。
對於短短五頁「通案刪除」,就可以刪掉 940 億的情況,時代力量黨主席王婉諭以前立委的角色說明,所謂的通案刪除,通常在總預算協商初期便講好今年「總共」要刪多少總預算,並列出共同削減項目,由各機關自行調整。這種做法過去已成慣例,尤其是國民黨立委賴士葆非常熱愛以通案刪除展現監督政績,然後再回到選區大肆宣傳他每年砍了多少政府預算。針對通案刪除,行政機關通常會提前預留削減額度以應對此種刪減。
王婉諭表示,這種方式存在顯著問題。立法院僅喊定總削減額度,卻不指明具體政策方向,對行政部門的施政監督淪為形式。她強調,長期仰賴通刪的結果,就是大部分立委,根本缺乏預算監督的能力,不懂各機關的業務,預算提案成為政治鬥爭的工具,甚至遠遠不如菜市場喊價。因為菜市場的喊價還要看成色,立法院的通刪只喊額度,完全不論內容。
王婉諭舉例說明,此次民眾黨提案、藍白兩黨贊成通過的通刪案,外觀上雖與過去的通刪案類似,但金額卻從過去的 300 億上下,一次提高到總預算 3% 的 940 億。像是軍事裝備及設施砍 3 %、房屋建築養護費、車輛及辦公器具養護費、設施及機械設備養護費砍 5 %、設備及投資砍 6 %,這些跟過去幾年並無太大差異。
王婉諭進一步指出,但在肩負國際學術交流的中研院,國外旅費及出國教育訓練費統刪15%,國內旅費也統刪15%,負責打擊犯罪的警政署、移民署,在旅費的部分一樣難以倖免。雖然行政機關還可以用預備金來調度應急,但實際上會造成多大的衝擊,很快的在今年度就可以看出來。
王婉諭批評,這種「喊定總額、先砍再說」的模式,嚴重侵蝕委員會中心主義,讓立法院淪為政治鬥爭的工具。「委員會為百萬、千萬的預算爭論不休,但在院會卻輕鬆砍掉數百億元」,是對民主的莫大諷刺。
最後,王婉諭強調,立法院預算審查應回歸理性與專業,廢除通案刪除這種偷懶做法,並確保每項預算刪減都有具體政策引導效果。並呼籲公民朋友續關注下週個別提案的審查進展。